欢迎登录英国手机版365_365bet.com游戏奖金_正规的365网站平台农业农村局网站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山西省农业农村厅
时间:2023-01-30 大 中 小 来源:山西省政府门户网站
近日,从山西省乡村振兴局传来消息,2023年,我省将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,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“三农”工作的中心任务,紧盯巩固成果、乡村发展、乡村建设、乡村治理“四项”任务,采取“五种”方式,打造“六大”平台,不断推动巩固脱贫成果再上新台阶、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。
用机制化方式巩固脱贫成果。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,紧盯脱贫不稳、边缘易致贫、突发严重困难户等重点人群和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等重点区域,部门协同、上下联动,坚持日常排查、重点排查和集中排查相结合,针对性开展帮扶,做到监测快、帮扶准、责任实、退出严,进一步提升我省监测对象占比。完善“三保障”和饮水安全动态化保障机制。紧盯“三保障”和饮水安全等重点领域,实行精准化监测、常态化排查、动态化保障、机制化巩固、责任化考核,持续巩固提升保障水平。落实脱贫人口增收长效机制。紧盯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这项重点指标,筑牢产业就业两大支撑,持续推动落实支持脱贫人口增收30条政策措施,千方百计拓宽增收渠道。不断激发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,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稳定在98万人以上,光伏公益岗总量保持30万个,就业帮扶车间达到2000个以上。提升防返贫帮扶政策制度体系。紧盯防范化解返贫致贫风险重点环节,健全监测网、织密政策网、筑牢帮扶网,防范化解因病、因学、因老、因灾、因疫、因就业不稳、因意外事故等返贫致贫风险,全生命周期巩固脱贫成果。
用产业化方式促进乡村发展。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,围绕“特”“优”战略,坚持政府倡导、市场主导,加大衔接补助资金支持力度,完善产业项目联农带农机制,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,把脱贫群众服务好、带动好。抓好县域经济发展项目。实施“一县一业”强县富民工程,重点提升县城产业承载和配套服务功能。继续实施好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项目,在云州、岢岚、汾西3个县开展转型综改牵引性集成改革试点,给予衔接补助资金倾斜支持。抓好集体经济发展项目。以增加经营性收入为重点,支持集体经济收入低于10万元的3000多个行政村实施一批补短板促振兴的产业项目,壮大村级集体经济。抓好特色产业基地项目。以重点帮扶县和整体推进县为重点,支持发展一批乡村特色产业帮扶基地,开展农业品种培优、品质提升、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,加快农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,拓展产业增值增效空间。抓好庭院经济发展项目。以脱贫户和监测户为重点,支持发展一批高质量庭院经济,对符合条件的农户和效果显着的县给予奖补。抓好现代乡村服务业项目。深入开展养老服务、健康服务、家政服务、文化服务、就业服务、爱心超市服务、环境卫生服务、种植养殖服务、农产品销售服务、假期校外课堂服务十项服务。
用项目化方式推进乡村建设。瞄准“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”的目标,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建设。以村庄规划引领乡村建设。加强顶层设计,根据国土空间布局,将村庄划分为集聚提升类、城乡融合类、保护开发类等不同类型,明确村庄布局分类,推动有条件、有需求的村完成“多规合一”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。扎实开展乡村建设信息采集和录入工作,为乡村建设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。建立乡村建设项目库,坚持循序渐进、稳扎稳打,因地制宜、注重实效,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,优先解决农业农村发展最迫切、农民反映最强烈的实际问题。以示范创建带动乡村建设。配合创建一批乡村振兴示范县、示范乡镇和示范村。协同推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试点PPP项目,突出三晋特色和乡村特点,着力打造一批特色产业类、红色基因类、传统文化类、自然生态类、文旅康养类等具有晋风晋韵特色的美丽乡村。以人居环境提升乡村建设。加大村庄公共空间整治力度,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。巩固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成果,引导农民开展户内改厕。加强农村公厕建设维护。以人口集中村镇和水源保护区周边村庄为重点,分类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。推动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,及时清运处置。聚焦交通沿线、村庄街巷、农户庭院、田间地头等重点区域,持续整治乱搭乱建、乱堆乱放、乱扔乱倒等影响人居环境突出问题。以重点工程推进乡村建设。发挥牵头作用,组织开展乡村建设行动,实施好农村道路安全畅通、供水保障、清洁能源建设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、数字乡村建设发展、村级综合服务设施提升、农房质量安全提升、人居环境整治提升“八大工程”,有效提升基础设施完备度、公共服务便利度、人居环境舒适度,逐步让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,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。
用系统化方式加强乡村治理。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,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作用,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,实现乡村由表及里、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。持续推进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。深入开展农村“带头人”队伍优化提升和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提质行动。持续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。专项治理高价彩礼、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的突出问题,开展“星级文明户”创建,引导农民办事依法、遇事找法、解决问题用法、化解矛盾靠法,自觉遵守村规民约。持续推进农村康养示范工程。在11个市各选择一个示范县,给予衔接补助资金倾斜支持,开展集中养老、居家养老、互助养老等康养服务,重点解决农村养老、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、半劳力和弱劳力就地就近就业等突出问题,打造暖民心、得民心、惠民生工程。持续推进数字乡村示范建设。推动实现全省行政村电商服务网点全覆盖,抓好数字乡村示范村创建,加大乡村e镇培育建设及带头人培训力度。用好全国防返贫监测网,建立村集体经济项目超市,深化拓展消费帮扶超市,管好爱心超市“一网三超”推进乡村治理。大力推进网格化管理、精细化服务、信息化支撑,积极推行积分制、清单制、数字化等治理方式,探索山西特色的乡村善治之路。
用社会化方式凝聚攻坚合力。进一步完善“六大平台”,推动人力投入、物力配置、财力保障都转移到乡村振兴上来,以更有力的举措、汇聚更强大的力量,拓宽巩固衔接新渠道,完善智库平台。实施“百校联百县兴千村”和产业顾问组支持脱贫县产业发展行动,发挥乡村振兴研究院作用,“政产学研”一体推进乡村振兴。完善融资平台。加大力度实施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和富民产业贷,联合金融部门加大乡村振兴领域信贷投入。完善保障平台。强化农产品灾害险、价格险保障水平,对收入低于监测标准的易返贫致贫对象实施防贫险补差。完善帮扶平台。激发驻村帮扶队伍力量,强化国有企业结对帮扶,深入开展民营企业“千企兴千村”活动。完善招商平台。开展项目推介、项目对接、项目招商等活动,增强“造血”功能。完善消费平台。深化拓展“五进九销”,承担“五进”任务的单位食堂、内部商超与脱贫地区建立定向采购合作机制,鼓励民企“以购代捐”“以买代帮”采购脱贫地区产品,凝聚各方力量助力乡村振兴。(周昱丽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