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,神池县坚持把有机旱作农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,全方位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,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、重要战略和重要品牌来抓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在规模化发展、标准化提质、精细化增效、市场化引领、品牌化赋能、专业化强基方面下功夫,努力实现产业增效、农民增收。

在规模化发展上下功夫。依据各乡镇不同的气候生态特征、作物适宜性和生产习惯等因素,以基地建设为抓手,因地制宜,分区域谋划特色产业布局,打造“一乡一业”产业布局,扩大各乡镇主打有机农产品种植规模,从而推动县域整体有机旱作农业规模化发展。在龙泉镇、长畛乡等4个乡镇创建纯有机农产品示范基地3870亩,围绕芥菜、糯玉米等满足消费需求的产品打造,遵循绿色有机农产品制度规范,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生产效率,推进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,增强全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。在东湖乡、义井镇、贺职乡等5个乡镇建设八大有机旱作创新示范基地6640亩,积极培育壮大红芸豆、南瓜等具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品。在8个乡镇持续推进有机旱作农业封闭示范片建设,创建面积达24709亩,引领全县现代农业的规模化发展。

在标准化提质上下功夫。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,建立了投入品管理、生产档案、产品检测、基地准出等制度,大力推行“六统一”,即统一良种供应、统一肥水管理、统一病虫防控、统一技术指导、统一机械作业、统一品牌销售,率先实现在体制机制创新上有突破、在提质增效上有突破、在品牌创建上有突破。强化标准集成应用,逐步建立马铃薯、红芸豆、高粱、芥菜等有机旱作农业地方标准体系,使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序化、规范化和科学化。此外,继续立足行业标准,积极构建符合县域特色的有机旱作农业全产业、全链条标准体系,在有机作物种植和产品加工、销售、品牌等方面制定标准,以标准化促进生产的科学化和规范化。

在精细化增效上下功夫。通过构建和完善有机旱作农业产业体系、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,转变以前粗放式的生产经营模式。一是建立有机旱作产业体系,优化产业布局,围绕红芸豆、南瓜、胡麻、马铃薯等重点产业,加快乡乡有基地、村村有产业建设步伐。二是建立有机旱作农业生产体系,重点建设农业大数据中心和农业科技园区,倡导节水灌溉,提升机械装备,推动全县农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、由规模数量向质量效益转变。三是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,通过示范引领和政策扶持,引导农户广泛接受绿色农资供应、农业生产性托管、市场性服务等农业服务,推进机械化、规模化、集约化的绿色高效现代农业生产方式。

在市场化引领上下功夫。依据补链、建链、强链的思路进行招商,以主导产业为依托,以重点项目为支撑,把产业发展先进理念引入企业,通过产业带动、资源整合,扶持当地新型经营主体,推动农业产业快速发展。构建县乡村三级经营网络体系,搭建县级农业经营平台,统筹全县农业产业化项目融资、实施及管理一体化运作,形成全县涉农投资第一营运主体、农业对外开放第一合作主体、现代农业发展第一服务主体。紧扣主导产业发展,积极培育家庭农场、农民合作社、龙头企业、农业经纪人等新型经营主体,不断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适应市场能力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能力,增强村集体经济“造血”功能。此外,积极培养高素质农民,加强农业人才队伍建设,发挥乡贤群体作用,引导回归人才利用资金、技术等优势,带头从事规模经营、家庭农场经营及创办领办农民合作社,夯实发展现代农业的人才基础,助力乡村经济全面振兴。

在品牌化赋能上下功夫。统筹抓好有机旱作农业产品品牌和技术品牌创建,以品牌化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。针对已有的“六大地标”产品,建立黍子、莜麦、黑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基地,提升地理标志保护能力,发挥示范基地引领带动作用,切实改变“重申报、轻保护”的局面,提高地理标志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,形成特色鲜明的地理标志保护体系。同时,积极开展红芸豆、芥菜的地理标志申报工作,加强绿色食品、有机农产品认证和管理,提升品牌农业建设保障能力,以产业育品牌、以质量铸品牌、以市场强品牌、以文化塑品牌,全面加强品牌农业建设,擦亮神池有机旱作农业名片,促进神池有机旱作农业大发展。

在专业化强基上下功夫。以科技创新为驱动,瞄准种业和信息化两大方向,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,把握农业发展主动权,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。首先,围绕马铃薯、胡麻、杂粮、芥菜等产业,创建农业科技园区,加大良种化繁育力度,开展马铃薯组培育种、品种试种、种子筛选培育等工作,突破品种制约瓶颈,支撑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提质增效。其次,建立有机旱作农业大数据中心,并配套农业奥特莱斯服务体系,打造高效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以及专业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,构建农业耕地、农业设施设备、新型经营主体、农业劳动力、金融资本等资源要素数据监测体系,促进神池农业跨越式发展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